在中国古代官职体系中,有一个颇具神秘光辉的职位,那就是“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这个名字仿佛带有一种神秘的韵味,令人产生无尽好奇。提督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地位相当于汉朝的都尉、魏国的都督、唐朝的节度使、宋朝的都统,以及元朝的大元帅。由此可见,提督一直是武职领域的最高峰。

提督的诞生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设想一下,当时的社会波澜壮阔,历史长河中,提督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肩负着军务总兵官的重任,指挥着军队,在战场上挥洒汗水。他们的身上似乎具备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逆转乾坤,左右战局。

一、官品虽小亦为官

在乾隆时期之前,提督的品级并未固定。品级取决于他们的兼衔。如果同时担任左督和右督,品级为正一品;若担任都督同知,品级为从一品;只是带督佥事,则品级为正二品。这意味着在清朝入关的许多年里,各省提督的地位存在差异。

乾隆十八年,废除了各省提督的兼衔,法律规定提督的品级为从一品。虽然从一品已相当高,与兵部尚书衔的总督平级,高于各省巡抚,尤其在顺治时期,是统一中原的关键时刻,军事仍主导。那时的提督往往是汉军八旗将领或明末投降清朝的关键将领,地位超越总督。

进入和平时期后,提督的地位逐渐被督抚所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王朝中期通常会更加注重文治而淡化武功。

在乾隆以前,督抚对提督的制约并不大,提督是封疆大吏。然而,乾隆即位后,引入了“年终密考”制度,将提督的考核权下放到督抚手中。

年终密考是什么?简单来说,每年底,督抚要向皇帝汇报辖区内文武官员的政绩,以便皇帝进行考核。由于年终密考的实施,提督的地位大降,成为督抚的附庸。

尽管如此,提督仍是名义上的封疆大吏,与将军、总督和巡抚同列。根据嘉庆朝《大清会典》的记载,全国设水陆提督22人,水师提督三人,分别是江南、湖南和浙江各一。提督数量相对较少,远低于近两百名的知府,但仍享有权力和威望。

权力的剧变和权谋背后隐藏着恐怖的真相。在皇权的压制下,每个提督都要经历年终密考,他们的命运悬于一丝之间,可能受到皇帝的表彰,也可能被贬谪甚至处死。这不可预知的命运使得提督们生活在持续的紧张和恐惧中,必须不断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忠诚,以求保全地位和生命。

二、话语权有分量

提督的本职工作包括管理一省军政、节制全省各镇、校阅军实、修治武备,以及稽核武职官员。虽然总督和巡抚在职责中也有“提督军务”的职能,但督抚实际上是监督和考核的工作,不直接干预绿营军务。提督则是绿营的最高长官,负责管理军事事务。这种分工看似合理,但其中蕴含一个恐怖的秘密。

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督抚并未获得考核绿营高级官员的权力。根据《清朝通典》的记载,督抚只能对副将以下的武职官员进行节制,而副将以上的提拔和罢免权属于兵部。然而,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年终密考”的事件,这使得提督、总兵、副将等高级军职必须顺从督抚的指挥。虽然督抚获得了年终密考的特权,但提督是否能留任仍取决于兵部和皇帝的裁定。这类似于文职官员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他们只具备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各省的提督并非软弱无力,皇帝在授予督抚特权的同时,也赋予提督牵制督抚的权力。提督和总兵也有向皇帝呈报密折的权限,可以向皇帝报告督抚的过失和错误。这使得提督在与督抚交锋时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督抚和提督通常在不同城市办公(四川总督和四川提督除外),两者的交集有限。在官场上,只要不触及政治底线,通常会维持和谐的表面关系。因此,督抚对提督进行节制,或者提督反制督抚,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三、按照惯例,每年都有机会面见皇帝

在古代中国,地方官员陛见皇帝是一项古老的传统规矩。尤其在明初时期,每年都有地方正印官要到南京去陛见皇帝,这是朱元璋亲自制定的规定。后来,这个制度做了一些改动,只有中高级官员才能有机会陛见,而州县官则被免除了这一环节。

清代,陛见制度变得更为简单。从康熙朝开始,根据不同官职的年限,只有将军、都统、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才有机会按时陛见。

以直隶省为例,直隶总督与直隶提督每年轮流到京城陛见,而五个总兵和密云副都统则每两年集中一次陛见;其他省份的提督、总兵则是三年一次。

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能够到京城陛见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和恩赐,甚至在地方上有一定权力的布政使、按察使也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这足以证明提督、总兵在皇帝心中地位的重要性。

虽然提督在督抚的监管下,但不能因此认为提督地位不如知府、道员。实际上,从乾隆时代开始,提督的地位与布政使、按察使处于同一级别,绝不会沦落到与知府比较高低的地步。这种陛见制度不仅展示了地方官员的荣耀和地位,也反映了皇帝对他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