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桓帝,虽然在《出师表》中被诸葛亮描述为令人叹息痛恨的君主,但实际上他在前期成功削弱外戚势力,夺回了皇权,稳定了朝局。尽管他在处理朝政方面平庸,且过度依赖宦官,但他的统治并非东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桓帝被认为是东汉灭亡的起点,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而灵帝并非他亲自选定的。

桓帝的情况与唐朝的唐宣宗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从民间选拔而上,后来夺回了皇权。然而,唐宣宗的声望要优于桓帝,但在能力上并不比桓帝强。桓帝通过诛杀梁冀夺回大权,而唐宣宗则仅仅是暂时压制了宦官,夺回了部分权力,但并没有收回宦官手中的神策军。

桓帝派遣大将攻打羌族,在战役中取得了巨大胜利,斩首羌兵6万,缴获大量战利品,成功收复了凉州。而唐宣宗虽然也有收复凉州的成就,但与此毫无关系,他自己并未出兵,也无法控制张议潮手下的一兵一卒。唐宣宗之所以比桓帝更受人称道,主要是因为他的名声较好,深受文人的喜爱。

桓帝可以说既不是明君,也不是昏君。在位期间,他表现出忍耐、手段、心机和善于用人之处,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他的能力和决心并不足以挽救东汉的命运。外戚、宦官和士族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桓帝只能尽力维持平衡,无法阻止这种趋势。尽管桓帝重用宦官,这也是他的一大缺点,而他的形象主要是由汉末知识分子所抹黑。特别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桓帝定义为昏君,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评价。

桓帝时期,土地兼并问题已经变得严重,农民起义的趋势逐渐加剧,外族入侵也日益频繁。各地军费支出巨大,封疆大吏的权力得以加强。在清除外戚势力后,桓帝过度提升了宦官的地位,放权过多,导致朝廷内部的矛盾激化,世家大族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非国家的利益。综上所述,东汉就像一个临近绝症晚期的病人,虽然看起来还能支撑着庞大的身躯,但内部已经腐朽到难以修复,到了灵帝时期再折腾,就注定没有救治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