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大家都不陌生,小学的《将相和》、初中学的《陈涉世家》、高中的《鸿门宴》,全是《史记》中的内容。如今说到史记,大家都会想到司马迁,其实还有一个人对司马迁撰写《史记》很重要,那就是他的父亲司马谈,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司马迁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tán),也是西汉时史学家,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尽管《史记》不是司马谈撰写的,但他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
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影响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年)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他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公元前110年,司马谈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留在洛阳,不久即卒。在司马谈弥留之际,他对赶来探望的儿子司马迁谆谆嘱咐:一定要继承遗志,写好一部史书。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也是同一年,他受到宫刑,当时正好是46岁(具体可参考司马迁宫刑时的年龄)。受过宫刑后,对司马迁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和耻辱,他想过死,当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
最终,司马迁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再加上父亲司马谈的临终遗言,司马迁最终决定“隐忍苟活”完成自己的著作。
小结:从公元前104年开始撰写,到公元前90年完成,司马迁撰写《史记》前后经历了14年。而之所以只花费了短短14年就撰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父亲司马谈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确立了部分论点,否则司马迁在前86年死时是不可能完成的。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司马迁宫刑后活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