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江巨大的水流量,以及中下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年降水量较大。 这也是长江水量增加的时期,上游源区积雪融化,大量雪水流入长江,极易引发洪水。新中国成立后,长江洪水频发,可能是由于湿地遭到破坏,导致自然蓄水能力下降。 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为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长江上修建了水坝。
其中三峡大坝规模最大,蓄水量最大。 三峡大坝的设计蓄水量约为393亿立方米,蓄水能力足够大,可以保证长江上游大部分水流被截断,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然而仅靠三峡大坝并不能有效缓冲长江水量。 三峡上游已建成大型水库102座,有效阻断水流。在没有洪水威胁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城市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例如荆州市在三峡大坝建设前,长江洪水频发,重工业发展十分困难。 没有了洪涝灾害的威胁,荆州市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峡大坝的建设促进了长江航运的发展:三峡大坝带来的另一个巨大好处是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 长江水流量虽大,但礁石多水流湍急。 三峡大坝建设之前,长江航道有限,万吨级船队根本无法通过。 三峡大坝抬高了长江上游水位,可通过的船舶吨位大幅增加。更大的航运吞吐量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海运具有成本低、运输量大的优势。 长江航运条件改善后,西南地区发展机遇更大。 因此三峡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建设立足于长远利益。
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发展,长江航运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更大的通航量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每年关闭一段时间的三峡大坝不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