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的角度接近微观世界,我们将看到分子和原子,原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以及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这些形形色色的“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理论”中受到物理学家利用三种基本力所建立的框架的约束,而质量本身来自“静止质量非零的粒子”与“希格斯场”的相互作用 ”。希格斯场一般可以看成是一个遍布整个
宇宙的“阻力场”,大部分粒子的质量来自于受到“阻力”后的减速。
在电子能级跃迁过程中产生的光子本质上是一种纯能量,或者说是电磁波的一部分。 它不是天生就有静止质量,不能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也不受质能方程的影响。它只会忠实地保持其初始速度,即每秒 30 万公里,除非在进入不同媒体时发生变化,光速是人类和宇宙中每一个智能文明的一道墙。
因为无论是今天的化学动力火箭,还是未来的核聚变飞船,甚至是反物质飞船,它们的推进方式都离不开反作用力,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们是否携带工作物质。与反作用力密不可分,这意味着无论推进方法多么巧妙,它仍然会受到质能方程的影响。 因此,如果不考虑空间和时间的特性,光速对于每一个智慧文明来说都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速度。
如果一个文明连光速都达不到,那么它的扩张将仅限于附近的恒星系统。 一旦周边星系的资源耗尽,文明就会消亡。虽然广义相对论成功地预言了“时空曲率”,也为虫洞技术和曲率驱动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虫洞本质上是时空特性的最大应用,但在目前的理论中,只有大质量天体才能通过引力扭曲时空。 黑洞是科学界发现的时空扭曲到极致的产物,但与虫洞不同。 和想象中的虫洞一样,它“打开”了两个不同的时空区域,所以单论时空扭曲的程度,虫洞远胜于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