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罗布泊的失水,湖水干涸,经过长时间的降水,长期隐藏的钾盐出现了。据统计罗布泊的钾盐含量相当可观,仅北部地区的储量就达到了2.5亿多吨,卤水可以继续生产新的钾盐矿。由于这些钾盐来自“反湖链”模式,矿物是由塔里木盆地的山区温泉和古盐层等深水和地表水形成的。集中在罗布泊相对低洼的区域,将其打造成只能进不能进的“貔貅”,形成超大型钾肥矿床。

作为生产农用钾肥的原料,钾肥在我国早期是一种必须使用但非常稀缺的矿物。每年从国外进口近900万吨,但不能满足全年正常消费。因此,在罗布泊发现钾盐,可以说是解决了国家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带来了石油、天然气等新宝地。钾肥的巨大储存量让世人感叹,这片曾经的生命禁区也被称为“聚宝盆”。

自钾盐开始开采以来,相关生产和采矿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变化可以从中国卫星和美国宇航局卫星在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对比中看出。罗布泊钾盐矿满足了国内大量的农业和工业钾盐矿需求。仅2014年,它就为我国创造了6亿美元的工业总产值,而且还有提升的空间。钾盐除了为农业和环境治理提供植物养分和活力外,还通过合理的开采方法从盐水中提取钾盐,剩余的水可以继续在湖中使用,保证和改善生态环境。

就这样,罗布泊的“聚宝盆”越来越大,带来的好处也逐渐多元化。不同时期,“聚宝盆”中的宝物也不尽相同。新中国时期的“国宝”是可以尽快提升的国力。后来的“宝”主要是钾盐矿。这一阶段的“宝藏”,除了矿产,还有可以改善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修复。在这漫长的演变中,虽然罗布泊的发展也留下了一笔遗产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