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的诞生和起源,这方面要从科学家对行星动力学和地震学的研究说起。想要了解地球的整个形成过程,就必须从内部仔细寻找答案。2012年,科学家在全球地球和下地幔行星动力学中建立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是关于剪切速率在整个地幔模型中的作用。研究区域是非洲和太平洋的最低地幔,地震层析成像用于这部分分析。然后科学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发现这两个区域有一个特殊的结构,科学家称之为“大的低剪切速度区”,简称“LLSVPs”。
非洲和太平洋都是水平延伸数千公里,可能从核幔边界垂直延伸1000公里,而太平洋的LLSVP达到3000公里。如果它们从地球深处向上延伸,可以轻松超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且比它高100倍。同时科学家还发现,这些区域不仅长度被夸大,而且覆盖面积很广,相关区域的地幔覆盖面积占地球的6%。此外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各种数学模型分析和地震学的全球层析成像模型。该模型证明剪切波速度不仅可以验证LLSVP的确定位置,而且可以显示一个稳定的地幔对流模型。
在地球动力学中,科学家一般使用地幔对流模型,该模型显示相关的独特物质会被卷成脊状或堆积起来。如果将过去真实的板块运动加入到相关的建模中,这些物质将会扫入一个与LLSVP当前位置非常相似的位置。
换句话说,地球过去的板块运动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极有可能受到LLSVPs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LLSVPs的成因和持续时间并不统一,主要取决于是俯冲洋板块的堆积还是外界因素,比如地球撞击说。但近年来,科学家越来越接受第二种理论,即撞击假说。
天文学研究使科学家们一致认为,
月球是由45亿年前一颗名为忒伊亚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这颗火星大小的小行星撞击了早期的地球。同时,忒伊亚的碎片与地球的碎片结合,形成了
月球的一部分和现在地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