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的宇宙中,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命运,不可能永远,太阳和地球也是如此,太阳照射地球在45.7亿年后,一直被燃料耗尽的最后60亿年后,进入超新星爆炸阶段,熔融的外核迅速膨胀,核相反坍缩成既不是黑洞也不是中子星的天体,天文学家称它为“白矮星”。

此前的研究表明,恒星在燃料完成后可以变成三种天体,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当恒星质量是太阳的30倍时,黑洞内发生超新星爆炸,当质量是太阳的10 ~ 29倍时,恒星变成中子星,其他所有的都变成白矮星。虽然天文学家对恒星的演化过程了解很多,但白矮星的内部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
为了探索一颗白矮星的内部成分,俄罗斯物理学最近根据数十年的观测数据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模型,专门针对白矮星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而模拟的过程出人意料,因为结果显示一颗白矮星内部充满了像奶油一样的奇怪物质,而科学家将这种物质称为“量子流体”,看起来像是宇宙的另一个谜团被揭开了。

量子液体是如何形成的?让我们从太阳的超新星开始。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通过在核心深处将氢原子合并成氦气来释放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核聚变。当然,这种能量的释放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当氢耗尽,核聚变停止,太阳燃烧最后的氦,留下碳和氧。
但由于太阳是一颗小恒星,没有足够的引力将碳和氧带入重金属元素中,所以超新星爆炸后,随着外层的碳和氧内核会被迅速抛出,水银、金星、地球、火星都会被吞没,而另一部分的碳和氧则被锁在一个体积不大于地核的地方,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碳和氧碎裂成上述量子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