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与俄罗斯等第三世界国家一道,在月球表面建立国际科考站,可以理解为“月球基地”。该项目将比中国载人登月计划(预计于2026年开始)更早开始,第一阶段建设将于2030年完成。当我们的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时,他们将能够搬进他们自己的月球研究站。

然而,为了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许多关键技术需要取得突破,例如新921,新一代月球火箭,新一代载人航天器的月球版,可重复使用的登月舱和上升器,以及绕月空间站。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月球站点着陆”技术,即两艘航天器在月球表面的同一地点着陆,以便将送往月球研究站的多个设备组装在一起。如果着陆点相隔甚远,月球上显然还不会有“货物实验室”或“送货员”。
中国曾计划在嫦娥四号上测试这项关键技术。众所周知,嫦娥四号和中国的山东号航母一样,都是计划外产品。它实际上是嫦娥三号的地面后备,原计划按照“用之不竭”的原则向月球发射,但面临三种选择:是否面向月球发射到南半球?还是把它送到月球背面?或者在嫦娥三号旁边着陆?

一个降落在了嫦娥旁边的计划上。3是非常吸引人的,因为它可以向世界证明我国的每一项精确落在控制技术上,也意味着洲际导弹的轨道精度将会很高,而且对于未来国际科考站的表面建设来说,毕竟它是一项未来要频繁使用的关键技术。
其实,在过去,月球的最终着陆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一般无法实现“固定登月”,有的实际着陆点甚至距离目标着陆点数百公里。唯一的例外是美国的阿波罗12号任务,1969年11月24日,“无畏号”登月舱着陆它距离1967年4月17日发射的无人探测者3号(Surveyor 3)探测器163米。美国宇航员甚至步行到那里拆卸无人探测器的部分部件,并把它们带回地球。

然而,阿波罗12号的精确着陆依赖于宇航员艾伦·宾熟练的手动控制技能,而嫦娥4号没有人类飞行员,因此人工智能的精确着陆更加困难。在基于图像匹配的绝对导航的基础上,自动生成控制指令,引导探测器安全着陆。根据其最终安全着陆点偏差小于1.5米(这是世界上首次)的判断,嫦娥四号有足够的能力在嫦娥三号旁边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