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果不经过重力压缩,地球平均密度仅为4.4 g/cm3.又因水星质量和我们一样,所以相同条件下水星平均密度约为5.3 g/cm3,比地球高得多。
那么平均密度缘何这么大呢?
重要的是水星有一颗不一样的“心”。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所测得的水星重力场数据以及特征并结合地球观察设备所得的其自转时的细微动态很早就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过猜测。
所以有理由想象,远在古代,原始水星还曾受到其它大型天体碰撞,因受伤过度,整个星球外层物质在受击时被剥去。
说来也巧,“信使"号探测器传回的资料显示,水星内部富含硫,氯,钠和钾等较轻元素,理论上如果原来的它是在今天所在区域形成,则无法实现。
道理非常简单,假如行星形成之初离太阳太远的话,硫,氯,钾,钠等元素极易受热蒸发,其中绝大部分是被强烈太阳风吹得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