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亦是明代市井小说的典范,书中所绘梁山好汉敢爱敢恨、行走江湖,其血肉之丰盈令人拍案叫绝。
“行者”武松便是其中最富侠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中小学教材中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文,更是成为不少人的童年记忆。
醉伏猛虎,刀斩耶律,此等豪勇之辈,似乎是“只应书中有”。
然而1894年杭州西湖畔的一项惊天发现,却将历史的疑云再次翻至人们面前:行者武松,究竟是文人杜撰中的“假传奇”,还是纵横史实的“真英雄”?
一、亦真亦幻,传奇故事中的历史真实
《水浒传》并非传说而是史实的观点,在中国史界早已有之。
宋朝诗人李若水曾作诗提及梁山草寇,连《东都史略》、《宋史》这样的重要文献中都有过关于宋江等人的记载。
不过,正史中可并没有一百单八将的传奇内容,历史上的宋江一众,只有三十六人次而已。
因此,在近现代的史料研究中,大多数学者秉持着水浒传“真假参半”的观点。即宋江起义是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事件,但天星降临、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均为杜撰内容。
然而,正是在这若隐若现的三十六人中,武松之讳,赫然在列。
南宋的《宋江三十六人赞》里,武松排名十四,赞辞是"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
元代的《大宋宣和遗事》提到九天玄女赠宋江天书的故事,天书上写了宋江和手下三十五人的名字,在这部作品中,武松排名三十。
这两部书均提到宋江起义有武松其人,但都没有关于他的具体事迹。关于武松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也就成为了《水浒传》给人们留下的一大疑窦。
学者们也从观点上分裂成两大派,有些人认为,武松是确有此人、确有其事的真实英雄,而有些人则说,武松此人,不过是施耐庵、罗贯中寄托愿望的理想化人物。
其英雄事迹,也仅仅是一种抗击现实、反对封建的文学表述。
那么,对峙之下的真相又究竟如何呢?
今人看史,犹如雾里看花,镜中觅蝶,其形貌往往于不经意中显现。
文人墨客们数百年的争论,最终没有付诸文笔,更没有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终结,而是被一群无心之失的工人掘出了答案。
二、神秘墓葬,武松之死解疑云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杭州涌金门因雨季蚀坏翻修城墙,一群工人在偏离城墙古址的地方下铲挖掘,结果起出了一具埋藏已久的棺材。
棺材的上端,正对头部的地方印有四个镶金宋体大字,上书“武松之墓”。
棺身遍涂朱漆,全棺木板已经腐朽,但总体保存良好,金字上的金箔也未见磨损或是脱落的痕迹。
完好的保存状况使得工人们以为此处只是衣冠冢,或者后人埋藏的寄予思念的纪念产物,结果从木头朽坏的缝隙里观看,发现里面赫然陈列着一具身量高大的白骨。
工人们连忙将墓葬恢复原状,报至官府。经过确认后,该墓得到保护,并在民国时期由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出资迁至西冷桥畔,并树立武僧墓墓碑。
到了1964年,西冷桥畔的武松墓遭遇毁坏后重修,工人们对其重新迁坟,修葺,在开掘坟墓时,专家们确认,武松墓中确有一具男性遗骨。
武松墓中虽然没有任何昂贵的陪葬,却伴有内置一卷经书及一枚印章。随之出土的,还有记载其生平的碑刻。
考古专家们将碑文与当地的地方志进行比对,并仔细研究印章和经书的来源,确定墓中正是真实存在于北宋杭州府一带的“义士武松”。
根据碑文内容,以及《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地方史籍的记载,这位历史上的武松出生微寒,本是江湖孤儿。
成年之后四处漂泊,因身材高大、擅使力气,便经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虽武力过人,却从未行使偷盗抢劫等恶事。
后来杭州府知府高权路过涌金门内,见武松力大无穷,又正直侠义,遂心生欣赏之意,将其纳入衙门成为都头。
在公职时,武松尽职尽责,爱民如子,很快便立下功劳,被升为提辖。可惜好景不长,高权遭遇奸人陷害,远调他方;新任知府蔡鋆是大奸臣蔡京之子,腐败纨绔,上位后横征暴敛,鱼肉乡民,还时常霸占附近的良家女子。
时任杭州府提辖的武松出于义愤,身怀利刃潜伏在车队当中,趁蔡鋆出行,当众打死贪官,却因此义愤之举被官府缉拿处死,抛尸于附近的山岗。
在武松死后,人们感念其恩,听说山上有豺狼虎豹,啃噬尸首,便偷偷趁着夜色携酒肉上山,祭奠武松,饲喂虎狼,防止尸身受损。
后来天下太平之时,更是自发上山寻找武松尸骨,将其收敛,为其修建墓葬。
由于武松曾是流浪江湖之人,百姓不知其故乡家小何在,而武松少时曾在涌金门一带卖艺,因此便将西湖畔涌金门旁作为英雄埋骨之地。
武松墓的发掘对于确认武松的历史原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比宋朝史书、元杂剧以及明清时的民间传奇,《水浒传》于其他作品最大的区别,便是对于武松归处的描述。
《水浒传》九十九回中,鲁智深圆寂后,武松亦看破红尘,加之其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自称已成废人,不愿继续跟随宋江等人进入庙堂,遂留在杭州六和寺中出家,圆寂后被葬在西湖湖畔。
而武松墓中,又恰好出土了代表其提辖身份的印章,与一卷疑似超度的经文。
此二者,恰与文中武松曾担任地方武官、且晚年西湖圆寂的情节对应。
对于武松结局的详细描述,在且仅在《水浒传》中出现,可见此墓中人,极为可能正是《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的历史原型。
三、以史观书:英雄豪情中的同与不同
《水浒传》一书中,武松行侠仗义的传奇经历,虽有许多是来自于历史原型的事迹参照,但小说和历史也有大相径庭之处。
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景阳冈打虎等水浒故事的本质,都是武松代表当地民众反抗贪官、以其高义自我牺牲,换得一方和平。
如“景阳冈打虎”,便是影射蔡鋆害民之深,怖如猛虎。
作者以猛虎败类喻贪官,先使武松在景阳冈除去猛虎,表现其勇武;再使武松报杀奸夫淫妇,以昭鄙夷。
后来蒋门神之死,更是作者对封建官僚势力最直接的质问与反抗。
《水浒传》中,在武松血溅鸳鸯楼后,曾到当地官府投案自首,当地地方官员感念其忠勇,将他下放了,不予追究。
在现实中,这位给予武松善终的父母官也有原型,其原型正是曾赏识作为孤儿的武松、提携他成为当地都头的杭州府前知府高权。
故事中的武松若天星下凡,勇武难当,以其传奇色彩令人拍案叫绝;而现实中的武松虽无武力气运的加持,其爱民如子的拳拳之心,则更加令人感动。
结语: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曾为武松墓题词,称其“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以赞武松英雄本色。无论美好想象抑或真实存在,行者武松的事迹都寄予了人们的敬佩向往之情,也以其侠义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代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