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汉墓接连被盗,然而却分别出土一件国宝级文物,其中一件还和扁鹊有关,难道墓葬的主人是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无意发现了一个一分为二的神秘空间,但奇怪的是,盗墓贼只盗了一半,另一半却保存完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别着急,关注小古,带你一起了解古墓里的那些事儿。

2012年7月的某天,成都地铁三号线军区总医院站台正在施工,建筑工人突然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随后他们便将这一消息向上级报告。得到消息的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连忙通知了正在郊区发掘古代遗址的谢涛。当谢涛到达现场后,他没有多想直接拿着手电筒顺着新挖的管线爬了进去,通过施工破坏的小孔他发现里面一片鲜红,由此推测墓葬保存情况极佳,这是因为墓葬中的红色大多来源于有机质文物。

此外,谢涛根据一些细节,初步判断墓葬的年代应该属于汉代,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保存如此完好的地下遗址,在整个四川盆地可以说并不多见。但兴奋过后没多久,谢涛发现墓室虽然保存完好,但却堆积着大量的淤土,这说明墓葬曾被盗扰过。盗洞的出现让谢涛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谷底,不过发掘工作仍然进行,将地铁工地出现汉墓的消息反馈回考古研究所后,谢涛开始着手准备抢救性发掘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谢涛怀疑在这座汉墓周边应该还有同时期的墓葬存在,因为汉代墓葬通常是成片的。果不其然,考古队员在地铁施工即将覆盖的区域内发现了两座汉墓,三座墓葬从北向南依次排列,很有可能属于同一个家族。在经过简单的勘察后,考古队员打算先发掘最北端的一号墓,这是一座规模不小的竖穴土坑墓。由于一号墓墓坑并不深,再加上还有煤气管和排水管从椁室盖板上经过,墓葬已然遭到了破坏。来不及评估墓葬的破坏程度,考古队员立即投入清理填土的工作中,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清理工作刚开始不久就发现了多个盗洞,其中包括两个早期盗洞和几个现代盗洞。当考古队员清理到椁室上面时,眼前的一幕让众人彻底失去了希望,墓室中的椁板已经被盗洞打穿,现代的矿泉水瓶被随意丢弃在一旁,这意味着任何有价值的文物已经不复存在。

揭开椁室盖板后,考古队员开始一点点清理淤泥,同时他们也期盼着能有文物被遗漏下来。幸运的是,在椁室的上半部分空间里,考古队员意外发现了好几件漆木器和一些色彩鲜艳的墓俑。欣喜之余,众人又有些疑惑,既然有现代人进入了椁室,为什么他们不将这些文物盗走呢?后来,考古队员才想到墓室中的矿泉水瓶有可能是排水管道的施工人员留下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地下埋葬着一座墓葬。在椁室的北侧,考古队员发现了两具木棺,由此看来一号墓应该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可惜的是棺内已经被盗墓贼盗掘一空。就在众人以为一号墓的发掘进入尾声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谢涛的注意,椁室里有几块地板被盗墓贼撬了起来,难道底下还有空间吗?带着疑惑,考古队员从底板破损的位置试着往下挖了一段,果然有了新的发现。

经过清理,考古队员发现这里暗藏着一个高度大约为30厘米的椁室夹层,能设计这么一个夹层,说明里面存放了一些比较贵重的器物。起初,众人因为没有看到预想中的珍贵器物稍显失落,但当一位考古队员拿起一根木牍钻详时,却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惊呆了。在考古发掘中,文字是考古工作者最希望找到的实物资料,因为它的价值远远大于器物本身。经过仔细清理,一号墓一共出土50枚木牍,内容涉及官府文书和巫术卜筮等内容,它的出现为研究成都地区汉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在出土文物中,一个带有“景”字的漆耳杯意外解开了一个困扰考古队员的难题,因为它将墓主人的线索指向楚国。可是,位于成都的汉墓为何会与千里之外的楚国扯上关系呢?

在查阅文献过后,考古队员发现“景氏”居然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王族三姓之一,自秦亡汉兴后,一些掌握着知识的楚国贵族后裔纷纷出世。从木牍上的官府文书来看,一号墓的主人应该是一位从楚地宦游成都的景氏后人。此外,椁室夹层中出土几枚半两钱和五铢钱也能从侧面印证这个推测。完成了一号墓的发掘后,考古队打算发掘最初发现、也是规模最大的二号墓,但由于涉及拆迁房子的问题,他们只能先发掘三号墓。因为三号墓位于道路旁的绿化带里,周边环境可以说非常有利于考古发掘,很快,考古队员便找到墓口的确切位置。与一号墓一样,三号墓同样遭遇过盗扰,就连椁室被打穿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并且考古队员又一次在椁室底部发现了空间更大的夹层,这个夹层还被分隔成一南一北两个独立的空间。

但令众人不解的是,南侧夹层已经被撬起来,但北侧夹层却保存完好,难道盗墓贼知道哪个位置存放珍贵的文物吗?还是突发状况来不及下手?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考古队员打算先清理被盗的南侧夹层,虽然这里经历盗扰但还是出土了不少漆木器。清理完南侧夹层后,队员们将目标转向北侧夹层,由于密封完好,只有被泥土过滤后的积水才能从底板缝隙进入这里。排干积水后,考古队员发现大量的随葬品堆满了这个空间,这时,一个全身漆黑的小漆人吸引了所有的人注意。漆木人俑是楚墓常见的配置,但仔细观察这件墓俑却有些不同,因为它并没有色彩明艳的衣服和纹饰。突然,一位考古人员喊出了一个让大家不敢想的答案——经络俑,为了验证这个推测,众人将人俑从昏暗的墓室转移到阳光下,只见小漆人身上有几条红线,还标注着穴位名称。

众所周知,今天标有穴位的针灸铜人是中医经络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但在中医史上却记载着它始创于北宋天圣四年,而成都出土漆人身上的穴位却比北宋早一千多年,这也意味着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工具。看到北侧夹层第一个发现就如此重要,发掘现场一片欢腾,这也让他们加快速度清理北侧夹层内的文物。

不久后,一些漆黑的细竹条吸引了考古队员的视线,起初人们以为是一些腐烂的竹器,但经过清理后发现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居然是竹简,而且数量达到了900多枚。在实验室中,考古学家武家璧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去解读上面的文字。经过艰难地辨认,武家璧发现竹简文字中包含着很多医学术语,应该是一部古代医学专著,而著述者的名字叫做敝昔。然而,敝昔是谁?

在查遍文献资料后,人们始终没能找到这个名字,就在大家不抱有任何希望时,武家璧突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在深入研究西汉早期文字后发现“敝昔”竟然是扁鹊这两个字在当时的写法。据史料记载,扁鹊名叫秦乐人,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神医,因为医术高超,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中一位人头鸟身名叫扁鹊的神医来称呼他。在古代文献中,扁鹊是当之无愧的神医,相传他不仅能起死回生,甚至还能给病人做心脏移植手术。那么,三号墓的主人会是扁鹊吗?

成都汉墓出土扁鹊医书的消息传开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柳长华教授找到了考古队,经过他数年时间的研究,他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那就是这本扁鹊医书是从山东传承到四川的,应该属于西汉名医仓公医学,可为什么医书中会常常提到扁鹊呢?原来,仓公的医术竟然传承自扁鹊。由此看来,三号墓的主人并不是扁鹊,但根据柳长华判断这部源于扁鹊的医简的确已经失传,因为其中许多核心的医学理论都属于首次发现。虽然没有发现金银珠宝,但史上最早的经络漆人和神医扁鹊医简的出土,让三号墓的发掘称得上是一次考古发掘奇迹。到目前为止,一号墓和三号墓虽然都经历被盗,但却分别出土国家级文物,那么二号墓也会出现奇迹吗?

经过各种协调后,时间来到2013年,随着二号墓墓口彻底显露出来后,考古队员注意到这座墓葬不仅保存状态更好,而且规模也更大。在接下来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这里虽然有一个早期的盗洞,但庆幸的是墓中造成的破坏没有之前两座墓那么严重。在清理椁室的过程中,考古队员在棺木外意外发现了一具人体骨骼,一开始大家对它的出现感到很是疑惑,直到打开棺盖后才发现是墓主人的遗骸。可二号墓主人的遗骸为什么会出现在外面呢?经过观察后,考古队员发现棺木的头部有一个豁口,应该是盗墓者在盗墓时将棺木敲碎,然后再将墓主人拖拽出来盗取身上的陪葬品。从三座墓葬的早期盗洞来看,盗墓者很有可能目睹了墓葬下葬的过程,甚至参与了墓葬的某些相关工作。所以,三号墓和二号墓底板下的夹层被盗的只有南侧,而北侧完好无缺。

清理完二号墓葬的椁室后,考古队员再次发现了底板下设置的夹层,他们首先清理了被盗的南侧夹层,由于盗扰,里面的文物和淤土混杂在一起,单是清理就花费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清理完南侧夹层后,接下来队员们开始清理密封着的北侧夹层,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下面竟有四架结构不同、功能各异的提花织机。四川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到了清代,受到战乱的影响,蜀锦织造技艺几乎失传。但如今,提花织机的出现,使得失传已久的蜀锦织造工艺重现世间。出现在成都的三座汉墓,分别出土了一件国宝级文物,这既是一种偶然,也得益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