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之后皇位被其弟弟赵光义获得。关于赵二皇帝登基的真相,在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按照赵二自说自话的主张,是赵匡胤担心自己的儿子掌握不住局势,所以才搞了个兄终弟及,让赵光义继位,赵光义还表示自己将来驾崩后,皇位是赵廷美(三弟)继承。当然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知道,赵廷美没有继位,北宋世系从赵光义时代以后,奉行父死子继原则。

而历史爱好者群体中,也有不少人主张:其实赵大很可能是被赵二谋害的,赵二是一个篡位者。

其实小编觉得,从北宋当时的环境来看,赵光义称帝对北宋,对赵家来说,还真的算得上一个最优解。

心虚的赵光义

首先不可否认,赵光义的一切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心虚表现。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新皇帝登基以后,往往在第二年才使用新的年号。比如唐朝的李世民在武德九年登基称帝。称帝后的李世民虽然已经是皇帝,但是在新一年到来以前,还是使用武德九年这个年号,直到第二年,才使用贞观元年这个年号。

不过赵光义可不玩这个套路。赵光义称帝以后,直接改了新年号。而在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这无疑是赵光义迫不及待想刷存在感,想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才是大宋的新皇帝,是货真价实的。

越这样,越说明赵二心里有鬼。

其实从本质来说,赵二确实就是个僭主。

按照相关史料记载,赵二登基当夜的情况是这样的:赵匡胤去世后,开宝皇后派人去找赵匡胤的儿子来宫里研究登基。不曾想派去的人是赵光义的心腹。最终找来了赵光义。开宝皇后深知局势已经不可挽回,于是只好默认赵光义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

其实从这段记载不难得知:一方面,赵匡胤确实没留下关于继承人方面的诏书,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父死子继未必是必然,兄终弟及也是可以接受的。

北宋的危机

在北宋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五十多年的五代十国战乱期间。可以说五代十国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最黑暗的一段时间,道德沦丧、人伦败坏,天灾人祸不断。在这段时间里,当皇帝其实不算是太难的事情,同样,失去皇位也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赵匡胤本质上就是通过政变手段从后周手里获得的皇位。

赵匡胤去世那年,距离后周灭亡不过十六年。十六年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以2023年为时间原点,去回忆2007年的事情。相信很多中年人回想起2007年,会觉得这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但是,这一切实实在在已经过去了十六年。

换句话说,此时五代十国的很多传统观念,并不会因为十六年的时间而消除。同时,在五代十国时期,经常出现二世而亡的现象:即皇帝去世后,继承人看不住江山,最终导致王朝崩溃。后汉王朝就是典型。

因此赵匡胤去世后,北宋的局势其实并不稳定,需要一个强势君主,来保证赵家天下延续,因此赵光义要比赵匡胤的儿子更合适,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赵匡胤的儿子继位,大概率也会被赵光义篡夺皇位,和后周后主失去江山的区别只是在于,赵匡胤相对于柴家是外人,而赵光义篡夺侄儿的皇位,属于赵家的内部问题。但如果赵光义直接称帝,无疑可以省下这个不愉快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