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致远号”,是我国历史上一艘重要的海军巡洋舰,曾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奋勇抗敌,最终以沉没殉国。这艘战舰沉默了百年,直到最近在黄海海域被发现,勾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

“致远号”是北洋水师为扭转我国在外贸中的贸易逆差而建立的一支现代化海军舰队。它是中国建立的4支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然而,北洋水师逐渐落后于日本等列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其中,“致远号”作为首舰,载着一群中国军民英勇奋战,最终命丧黄海之中。

在2013年,黄海海域的丹东港口进行扩建工作时,意外发现一座古代沉船。经考古勘察,确定其为一艘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沉没的战舰。这艘沉船被命名为“丹东一号”,并于2015年开始打捞。考古人员挖掘出大量的文物,其中发现一组瓷器碎片,带有不明显的“致远”繁体字样,确认了这艘沉船的身份为“致远号”。

“致远号”是北洋水师中速度最高、最新式的船只。在甲午战争中,由于船只老旧设备不堪,战舰冲向日本舰队,希望同归于尽。然而,因锅炉爆炸,“致远号”最终沉没,船上全员246人中只有7人幸存,其他人全部牺牲。舰长邓世昌在船沉之前举国震惊的英勇举动,使得“致远号”的名字在我国历史上流传至今。

邓世昌的事迹让后人铭记,他是民族英雄,代表了我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百年后,“致远号”的发现成为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通过对沉船的打捞工作,先辈之躯被搬回地面,为先烈们致敬。在沉默百年后,人们再次回望历史,不禁为那段悲壮的故事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