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当文物专家赶到人民银行湖南分行的仓库时,映入眼前的是一堆青铜碎片,原本完好的国宝“四羊方尊”已经在战火中被炸成一堆碎片。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修复,四羊方尊才似乎又恢复原貌,只是,无论文物专家怎么比对,方尊都无法完全复原——在方尊的口沿处缺了一角。但是,工作人员复又找遍了当初存放四羊方尊的仓库也一无所获。

后来,工作人员辗转找到了这件文物的发现地,即湖南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当地的一个姜姓村民得知有考古专家来走访,主动拿出了一块老的青铜残片。无巧不成书,这块巴掌大的青铜残片恰好正是四羊方尊的缺口,当年(1938年),正是这户姜姓村民在挖红薯地时挖出了这件“四羊方尊”。同年,以400块大洋的价格出售给了古董商。

古董商在作转卖的时候被当地政府发现了,当即没收了,之后四羊方尊就一直保管在银行的仓库里,后来,在日军的轰炸中四羊方尊被炸成了一堆碎片。很长时间里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直到修复时才注意到它的残缺。

却原来,早在四羊方尊被挖出后不久,方尊的口沿处就被敲掉了一块,村民小心地将其收好。在卖出四羊方尊时并没有将这块碎片一同交给古董商。

四羊方尊通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它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方尊的颈部高耸,四边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在尊的四角各塑有一羊,羊的造型十分对的生动逼真,也因此得名为“四羊方尊”。

四只羊角应该是提前铸好的,再浇铸尊体时进一步固定,这种二次铸造法在当时是一种很常见的技艺。方尊的边角及各面的中心线有耸起的棱,改善了平面的单调感,同时也掩饰了铸造上的缺陷,因此,四羊方尊被称作是“传统泥范法青铜器的巅峰之作”。2000年,国博在评选十大传世国宝时,四羊方尊毫无悬念地成功入选。2013年,四羊方尊被收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名单中。

“水之精为玉,土之精为羊”,在古代,“羊”即“祥”,“吉羊”也就是“吉祥”,古人把羊作为一种吉祥的动物来崇尚。因此,羊的形象应用十分广泛。

尊的肩部等距离地装饰三只高浮雕形式的卷角羊头,间以回形纹为地的目形纹饰。

双羊尊的尊体以两只连体羊的形象呈现。两只羊以背对背的形式连成一体,背部恰好形成一圈桶,每羊的两足撑起了尊体,造型上浑然天成、别出心裁。曾有专家为其估价,保守估计为5亿。

羊本是温顺的动物,而这件双羊尊却给人以威严,这是因为羊尊的尊体上以鳞片纹作装饰,羊的两膊有翼的缘故。用带有神话元素的装饰纹样来代替写实的风格,同时,增加了一丝神秘感。

羊的双角弯曲盘旋,增加了尊体的灵动感。羊的下颌处延伸出的钩状胡须,打破了青铜尊固有的沉闷感。

在日本同样有一件中国商代的双羊尊,造型与大英博物馆的这件极为相像

商晚期青铜羊觥,藤田美术馆旧藏,2017年纽约佳士得2712.75万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1.877亿元

青铜羊觥造型憨态可掬,器表纹饰凸起处,器的内壁(如凤鸟的眼睛和翅膀)相应下凹。这种工艺多为商代南方青铜器所采用,是确保器壁厚一致的措施。

外形上,青铜尊与青铜觥很容易混淆,一个较为便宜的区分方式是直口为尊,斜口为觥。此外,羊尊与另外一种动物形尊也极容易混淆。

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早期茹家庄2号墓内出土了一件青铜酒尊。当时将其定名为“羊尊”。1993年春,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中国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到宝鸡考察,经过仔细观察、反复琢磨,认为应将其更名为“貘尊”。

“貘尊”这个名字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这件貘尊并非是孤例。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中也曾出土貘尊。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人认得这种动物,这种动物尊便被误以为是“羊尊”,或是“猪尊”。从形态上来看,羊尊与“貘尊”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过,相比较而言,青铜羊尊的形象更加庄严,青铜貘尊则略显憨态。

羊在古代也是六畜之一。在钟鸣鼎食的周代,其地位仅次于牛,列鼎而食时,只有能够使用五鼎及以上的人才可享用。因此,羊也是规格很高的祭祀品,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大量祭祀坑中,数量最多的是牛,其次便是羊。而羊尊以羊的形象为主题,很有可能也是作为献祭给神明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