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在浙江宁波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距离河姆渡遗址7公里之处,当地一家热处理厂,为了打井取水时,在地下挖出许多陶器、骨块等文物,随后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发现了一座距今6500余年的上古遗址——田螺山遗址。
田螺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器、陶器、玉石等,器物形制与河姆渡遗址几乎一模一样,因此这是一座河姆渡文化遗址,但比7公里外的河姆渡遗址略晚一些。
更为重要的是,田螺山遗址中出土的一种史前“高科技”产品,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有助于解开良渚遗址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以及大禹治水等的一些谜团。(下图,田螺山遗址“人面形釜支脚”)
2004年,浙江考古队开始第一期300平方米的挖掘,除了出土600多件文物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碳化稻米,总计高达几十万颗,数量之大保存之好,在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见。
科学检测表明:田螺山稻米与如今的稻米,形态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瘦小一些,说明经过几千年的驯化、进化,稻米越来越“强壮”。
虽说田螺山稻米不能与如今的相比,但如此大量的出土,也反映出当时田螺山一带农业发达。由此带来一个疑问:田螺山农业为何如此发达?考古发现了一种“高科技”产品!
在考古过程中,散落在地层中的数十件水牛肩胛骨,存在加工的痕迹,尤其是上有两个孔洞,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
考古专家确认,这些骨器就是史书记载上的农业工具——“耜”(sì),从造型上看类似于现代的锨和铲。
根据史书记载,“耜”本义为古代农具名,原始翻土农具耒耜下端的主要铲土部件,装在犁上,形似如今的铁锹和铧,用以翻土。但在耜的材质上,《易经》等记载古人“斵(zhuó)木为耜”,后来才出现金属耜,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骨耜,无疑填补了“耜”的演化空白,即古代“耜”的演化是骨——木——青铜——铁。
需要说明的是,牛的肩胛骨,形状与铲子类似,古人或无意中发现牛肩胛骨可以掘土,故而将其加工、打孔,作为专门的掘土工具,但在史前社会来说,这种工具无疑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
问题在于,田螺山骨耜能不能使用,掘土效率如何呢?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专门用牛的肩胛骨仿制了一批骨耜,亲自使用挖土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骨耜对当时的农业生产作用很大,实验证实骨耜与如今铁锹类工具的效率相差不太大。
由此也就解开了田螺山农业发达的原因之一,即田螺山先民使用高科技产品——骨耜,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华民族而言,骨耜的横空出世,则是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无疑大幅度促进了中国农业发展,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
田螺山骨耜的出现,也可以解释一些历史谜团,比如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与大禹治水。
本世纪初,在距离田螺山遗址100多公里的良渚古城,考古专家发现古城外围存在大型水利工程,共有11条堤坝遗址,占地辽阔,雄伟异常,控制范围达100多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也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尧舜时代,天下洪水滔滔,大禹奉命治水,最终大禹用了13年时间,走遍大地神州,梳理九州水系,通过疏导的办法成功治水。
但无论大禹治水,还是良渚先民建造水利工程,都必然需要一种高效率的掘土工具。显然,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与大禹治水,必然少不了先进的掘土工具——骨耜,或许良渚与大禹时代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木耜,毕竟工程量大、需要的人力众多,木耜远比骨耜更容易获取。
相比璀璨的玉器、神秘的刻符、精美的陶器等等,不太起眼的骨耜,代表着中华文明改造大自然的能力,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显然更大。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耜”这种工具,可能就不会有发达的农业,不会出现人口增长,就没有剩余粮食供人们研究艺术,就难有良渚水利工程与大禹治水等。因此,骨耜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发明,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